2023年11月3日 星期五

介紹



廿世紀神學歷經過大規模的典範移轉。隨著我們深入廿一世紀,現在這輪廓才逐漸明朗,然而影響所及尚末知曉。如何命名和解釋這種轉向,主要取決於詮釋者的處境。同時也仰賴宇宙與行星的能量,它們對今日人類意識的影響達到前所未有的地步。這些新興情境視野包括了宇宙論和人類學擴增的科學知識、演化的進展、量子物理學、意識的覺醒、全球化、文化多樣性以及後現代主義。

許多年前,卡爾‧拉內(Karl Rahner)就曾暗示過將來的基督徒會是密契者,否則算不上基督徒;這更適用在我們時代的新興神學上,要知道密契主義主要是歌頌整個造物界所呈顯的永恆 一體 oneness)。當代神學家會是多元學科的先見者,否則就不算神學家。如果神學是追求終極意義的學科(根據保羅‧田立克Paul Tillich),今日這種新視野就得需要熟悉許多不同的學科,更需要超越神聖與世俗,這種由來已久的二元對立。

本書即將評論三種神學典範。前兩種是基督宗教的主流傳統,相信耶穌基督是我們的救贖根源。第三種則採取新的天主創化觀點,主要談及造物界,也包含人類。與其歌頌人類的救贖,不如讚揚演化生命。脫穎而出的是透過造物界活動的天主,而不再是耶穌和基督徒的歷史。正如在當代的詩文神學(theopoetics)中的 天主聖言 the logos of Theos),從以人為中心(anthropocentric)轉向以宇宙為焦點。

我稱第一種為 相互依賴的典範 codependent paradigm),簡單地說,就是創造墮落救贖。重點放在造物界的天生瑕疵。儘管它是天主造的,天主卻無法糾正人類魯莽(荒唐地追求權力)所造成的墮落,為此耶穌奉差遣來彌補這項缺失,教會則延續這項使命,然而往往糾結出更多的相互依賴關係,許多意識較為成熟的人因而脫離這種不健全信仰。

我將第二種視野命名為 猶太人-基督徒的帝國典範 the imperial Judeo-Christian paradigm),進展如下:創造以色列耶穌教會末世。這種典範更加強調《希伯來聖經》中的救主君王,主要是以達味聖王為表率,隨後就成為耶穌默西亞的楷模。直到現在,同樣的皇族勢力仍瀰漫在基督宗教內。儘管耶穌強烈地譴責和反對,正如本書所舉證的,君士坦丁大帝所重振的朝廷特權演變成教會的教皇、主教和清一色男性教士,和父權體制(patriarchal power)。當然,它從來就無法真正地滿足心靈的渴望,所以我們才需要末世條款來擔保天主終將拯救一切。

第三種視野是迴然不同的後主流教派(postconfessional);乍聽下來,還蠻生疏的。我命名為 演化的典範 evolutionary paradigm)。它這樣進行的:神靈能量創造演化降生心靈。看來我們已經放棄了「天主」這字!雖然沒有明確提到聖父、耶穌、或聖神,別擔心,它們通通包含在內。也都沒提及墮落、救贖、教會、或末世。讀者或許開始懷疑,啟示和聖經靈感都去了哪兒。最重要的是,這種典範看起來像非個人的(impersonal)!

萬物源起的神話在這裡非常重要,它的確也適用在所有的信仰體系。除了無中生有(ex-nihilo)的父權創造者,還有更古老的創造能量,暗示偉大神靈the Great Spirit從深淵中 ex profundis),化育眾生。偉大神靈是世界各地原住民用來稱呼神祇(天主)的。在偉大神靈的推動下,分娩至聖者the Birthing Holy One)孕育出我們 造物界 的浩瀚全景,開啟 演化 這不可逆的複雜軌跡。演化的創造工程最後孕育出有意識的 人類 形體生物(道成血肉incarnates),歷史人物耶穌成為他們的原型。最後,我以為目前我們時代的神學重任就是在賦予力量(empowering)的心靈下,命名並慶祝這齣宏偉的神劇。

在沒有教會、聖統制或規範的宗教,這種演化典範棲息在開放的神學視野中並在後現代毫不忌諱的異想天開、漫無紀律、和駭人聽聞下,挾帶著眾所周知的危險和許諾。然而它內心銘刻著希望,最重要的是它具有可信度和真實感